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新四军老战士
沈华庭的染血丝巾
这条正方形老丝巾长宽都是65厘米,已经泛黄、变旧,破了大小十几个窟窿,巾面上朵朵红花依旧,斑斑血迹点印其中。这条丝巾是新四军老战士沈华庭的遗物,它见证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和英勇无畏的壮丽人生,为国家三级文物。
沈华庭1923年出生在安徽省嘉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0年7月他参加新四军,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里,沈华庭屡立战功,先后参加过苏北战役、鲁西南战役、豫西战役和两淮保卫战、河南凌河战斗等。抗战胜利后,沈华庭随大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抗战时期,沈华庭辗转于茅山抗日根据地,对茅山这片热土倾注了很多的感情。1982年,曾任铁道兵某部副师职干部的沈华庭离休后,仍然念念不忘茅山老区人民,多次捐款资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2007年,在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之际,沈华庭的女儿沈艳一次性向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捐赠75件革命文物,完成了她父亲多年的夙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条看似普通却浸染着先烈鲜血的丝巾。
原来,当年在苏北炸日军碉堡的一次战斗中,沈华庭与八位战友组成了敢死队,他们身披湿漉漉的棉被匍匐前进。战斗异常激烈,八位战友最后都壮烈牺牲了。这条印花丝巾就是沈华庭当年所在连队在这次战斗后从日军手中缴获来的。后来,在又一次对日军作战中,所在连队的连长不幸胸口中弹,身负重伤,沈华庭看着连长鲜血直流,想要背着连长走,连长考虑到两个人很难突围,坚决不肯。垂危之时,连长从怀里掏出浸着鲜血的丝巾艰难地对他说:“这里面包着其他同志的火线入党申请书和文件,请你交给……党…… 党组织……”话还没说完连长就牺牲了。沈华庭捧着这条丝巾包裹,泪水打湿了双眼。从此,这条丝巾就一直被他珍藏在身边,并时时用它来教育后代。
THE END
来源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编辑丨郑继新
审核丨葛欣
往期推荐
资讯丨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预制菜企业4026家;嗨特购获亿元融资;京东百亿支持超市业务;人人乐将出售三家公司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