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从涿州一个200平方米的夫妻店起步,到今天服务众多县域消费者,河北惠友集团已深深融入当地几代人的生活记忆,成为“美好生活”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在当前零售行业深刻变革之际,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张健在“天成运营体系之优控系统专项培训”上系统阐述了企业的战略发展路径。他通过回顾企业文化积淀,剖析行业危机,指明了以学习变革坚守标杆的发展方向。
这不仅关乎河北惠友集团自身发展,更为区域零售企业在新环境下的突破提供了思考样本。
凝炼文化根基
惠友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文化在服务顾客、与员工共同成长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沉淀。
从早期引进“高乐高”“双汇”“旭日升凉茶”等畅销商品,到确立“美好生活,惠友相伴”的文化理念,这家企业始终围绕顾客需求展开经营。
张健提到,惠友见证了无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历程。“好多人在惠友退休了,好多孩子成长了,大学都毕业了,小家庭从没房到买房……” 这背后,是惠友作为一个平台承载着员工价值实现和家庭梦想的深厚内涵。
当企业的发展与员工成长、顾客幸福形成良性循环时,其所从事的事业就超越了简单商业交易,具备了更深远的社会价值。
正是这种深植于共同记忆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惠友应对挑战的坚实基础。
正视行业变局
当下的零售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张健客观分析了惠友面临的严峻环境:互联网巨头持续布局线下,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传统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扩展市场。
“市场边界日益模糊,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同行之间。”张健指出。
在应对外部变化的同时,张健将反思聚焦于企业内部。他明确表示,过去三十年的成功并不能完全证明企业已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的核心问题在于“管理不够精细化,不够科学化、不够系统化”,这直接制约了商品力、服务力难以做出特色。
这种深刻自我剖析,体现了管理层的清醒认识。对于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勇于正视不足是实现变革的第一步。
县域市场作为惠友根基,如今面临消费升级和竞争加剧的双重考验,这既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拥抱学习变革
在不确定的时期更要有确定的想法和做法。张健介绍,近两年来惠友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团队的系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今年以来,企业邀请专家构建“惠友运管系统”,此次“优控系统”培训正是该体系的重要环节。
“优控”究竟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一套精细化运营的管理思维与工具系统。其核心在于从“优什么”(如何优化提升,如品质、服务、体验)和“控什么”(如何控制成本、损耗、风险)两个维度进行系统思考,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天成运营体系”的关键组成,它通过流程化、标准化,指导员工将每个经营动作做正确、做完整。
张健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他坦言,尽管经过多次培训,但团队在作业成果上“仍然不理想”,根源在于“结构化战略思维还没有学好”,导致“抓不到重点,找不到问题根本”。
但这也说明,惠友的学习变革不仅是工具方法引入,更是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深度变革。
坚守区域标杆
无论是提升毛利率还是增加来客数,都可以运用“优控”思维找到方法。
张健分享了容城店的积极变化:通过落实流程化、标准化,在卫生、服务、陈列等方面获得顾客认可,最终体现在“数字上的变化”和“复购率增加”。这证明以“优控”为核心的精细化运营是有效的,是“以顾客为中心”文化的具体体现。
对于未来,河北惠友集团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成为区域标杆零售企业。
张健表示,惠友将坚定不移地走“优控”之路,将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的优控标准方案视为奠定2026年发展基础的关键。
河北惠友集团承诺严格执行与优控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把优出来的、控下来的”,兑现给团队。同时,张健提出了严厉要求:方案必须“挤掉水分,去虚务实”,制定和落实均有严格的时间节点与考核标准,对于“不用心、不进步”的干部将“绝不姑息”。
在营销思路方面,张健强调要坚决反对单纯依赖低价,主张聚焦“宣传好商品、好服务”,以此建立口碑和品牌信任。这种从价格战向价值战的转变,正是优控系统希望支撑的战略方向。
区域零售企业的生存之道,不在于规模庞大,而是要像惠友这般,将根系深植当地土壤,理解这片土地上的消费习惯与情感联结。
当巨头携资本与流量而来时,它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这种经过时间沉淀和融入日常生活的信任关系。
THE END
作者丨郑继新
编辑丨郑继新
审核丨葛 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