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双十一”购物节期间,饮用水的销售大战愈演愈烈,碱性水销量再次走高。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以pH值为判定标准,我国许多地区的天然饮用水以及部分北方地区的自来水本身就是弱碱性,属于天然的弱碱性水。从科学角度来看,碱性水与普通饮用水并无差异。从健康与性价比角度出发,白开水是最佳饮水选择。
健康功能缺乏科学依据支撑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沈立荣介绍,目前在售的碱性水主要分3类,分别是人工添加小苏打粉调配的人工苏打水、通过电解工艺制作的弱碱性水以及天然弱碱性水,pH值在7.0—9.0之间。其中,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用其溶于水制成的弱碱性水,本质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电解质碱性水则是借助电解技术让水呈弱碱性。天然弱碱性水是自然形成的弱碱性水,含有钠、钙、镁等呈碱性的矿物质。人工苏打水通常入口会有明显的碱味,部分生产商会通过添加甜味剂和食用香精来改善口感,属于食品饮料而非饮用水。
针对碱性水能中和胃酸、降尿酸等说法,沈立荣表示,讨论这些功效不能脱离剂量这一关键前提。临床上,胃食道反流患者服用以碳酸氢钠为主要成分的强效抗酸剂时,每日需摄入约1.5克碳酸氢钠才能达到理想的中和胃酸效果。如果依靠碳酸氢钠含量为0.1克/升的弱碱性水达到同等效果,患者每天至少需要饮用15升,这在现实中显然难以实现。此外,适量饮水就能起到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并非一定要通过饮用碱性水才能实现。
“目前,碱性水尚未像天然饮用水、矿泉水、纯净水等品类那样,被写入国家相关饮用水标准文件。”沈立荣说,更为关键的是,商家所宣称的碱性水的健康功能缺乏可考证的科学依据,本质上是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而编造的营销概念。
沈立荣表示,如果以pH值为判定标准,我国许多地区的天然饮用水以及部分北方地区的自来水本身就是弱碱性,属于天然的弱碱性水,消费者完全没必要花高价购买碱性水。从科学角度来看,碱性水与普通饮用水并无差异。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注册营养师祝金城分析认为,碱性水营销实则利用了当代人的“健康焦虑”,相关商家通过将产品与健康直接画等号,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他不建议普通人长期饮用碱性水,因为多数碱性水钠含量偏高,长期饮用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
“在营养学领域,确实存在将食物划分为酸性或碱性的分类方式。”祝金城解释,这种分类的判断标准是食物燃烧后的灰烬成分:若灰烬中富含磷、硫、氯等元素,其溶于水后形成酸性溶液,那么这类食物便被归为酸性食物;若灰烬中以钾、钠、钙、镁等元素为主,溶于水后形成碱性溶液,那么这类食物则被归为碱性食物。
不过,这种分类方式仅用于分析食物化学成分,并不意味着食物会直接改变人体的酸碱平衡。人体拥有一套精密的调节系统,能使血液、胃液、尿液的pH值分别稳定在7.35至7.45、1.0至2.0以及5.0至7.0,不会因食用酸性或碱性食物而出现明显波动。
祝金城认为,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需经历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以确保人体pH值始终保持稳定。市面上宣称“长期饮用碱性水可改善酸性体质”的说法,并无可靠的医学研究证据支撑。
白开水是最佳饮水选择
“饮水的关键在于保证充足的摄入量与可靠的水质,而非追求某种未经证实的健康功能,且酸碱度绝非衡量水质好坏的核心指标。”祝金城表示,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的pH值范围为6.5—8.5。在此区间内,无论是弱酸性水还是弱碱性水,只要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标准,就能放心饮用。从健康与性价比角度出发,白开水是最佳饮水选择。
那么,喝白开水对健康有哪些益处呢?
维持体液平衡:人体约60—70%由水分构成,白开水能够有效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维持体液平衡,但是没烧开的凉水还是少喝。
促进新陈代谢: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除。充足的水分摄取对于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白开水进入体内后最容易被吸收,可以较快地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等。
润肠道:日常生活中,饮水比较少的人群,因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肠道大量吸收,会出现胃肠蠕动减缓、粪便干结等情况,这类人群应多喝白开水可以加快胃蠕动。增加粪便中含水量,使粪便松软,从而缓解便秘。
业内人士表示,人体每天都需要摄取足够的水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次喝够。定时喝水,每隔一段时间喝一次水,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同时在睡前喝一杯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喝温水比喝冷水更加有益健康,温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水分。
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龚新宇表示,身体轻微缺水会导致疲劳,因为缺水时血流量减低,而这时心脏不得不增加跳动的次数和力度以确保有充足的供血量。所以,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因为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失去了2%—3%的水分。平时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多喝汤,或吃些高水分的水果和蔬菜,以便每天确保8—9杯水的摄入量。
THE END
来源丨中国食品报
编辑丨朱美乔 李晓
审核丨张 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