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观点丨杨建平: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最新动态
观点丨杨建平: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2025-11-06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23日,由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简称中国贸协)主办的“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在西安举办。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在主旨演讲时表示:重塑核心竞争力,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它要求企业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向下扎根”让企业走得更稳,“向上生长”让企业飞得更高。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责任担当,企业才能在时代浪潮中重塑优势、赢得未来。



企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经济也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依赖资源、规模和渠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重塑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命题。


消费需求日益多元与个性。随着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和“Z世代”崛起,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有没有”,而是更关注“好不好”“特不特”“值不值”。健康、绿色、智能、文化内涵成为新的消费关键词,对企业品牌塑造、用户体验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深度融入商业生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正重构供应链、物流、零售与营销全链条。无人零售、即时配送、直播电商、数字门店等新业态层出不穷。技术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驱动企业运营的核心引擎。拒绝数字化,就意味着被边缘化。


供应链安全成为战略重心。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企业必须从“成本优先”转向“安全+效率+韧性”并重,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已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不断提升。绿色供应链、低碳物流、可循环包装等,正成为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积累、难以模仿、能持续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它不是短期优势,而是面向未来的护城河。在新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包含以下关键要素:


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能力。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生命周期用户运营体系,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提升满意度与复购率。


敏捷高效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在快消时代,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柔性能力和成本控制直接决定成败。尤其对农产品、预制菜等领域,保鲜技术与协同仓储将成为关键。


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能力。数字化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线”。实现人、货、场全面数字化,优化客流分析、库存管理、员工排班等环节,全面提升运营效率。


品牌与文化赋能能力。品牌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讲好品牌故事,挖掘文化、匠心、地域特色等元素,打造具有情感共鸣与文化厚度的品牌形象。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担当。负责任的企业才能赢得长久信任。主动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循环经济、诚信经营、参与乡村振兴,这些“软实力”终将转化为“硬竞争力”。



重塑路径的建议


面对时代挑战,企业不能等待观望,而需主动作为。我建议从以下方面系统推进核心竞争力重塑:


一、向下扎根:夯实基层服务网络

深耕乡村与社区,完善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推动综合服务社转型升级,打造集缴费、快递、金融、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中心。


二、向上生长:加快数智化升级

加大技术投入,与科技公司、平台企业合作,共建智慧供应链、智慧门店、智慧仓储,降低转型门槛,提升整体运营效能。


三、深化协同:构建开放共赢生态

告别单打独斗,依托行业协会、品牌联盟等平台,推动品牌商、渠道商、服务商、科技企业等多方协作,实现联合采购、数据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四、强化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中华老字号、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与质量追溯体系,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


五、坚守初心: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供销系统根在农村、魂在为农。要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城,引导工业品与服务资源下乡,切实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THE END

本文根据“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内容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贸协秘书处。

作者丨张鹏

编辑丨张鹏

审核丨葛欣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