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期间,顶新国际集团CGMO游仁宏结合集团旗下3600家门店(核心为上海1600家城市便利店)的实践经验,从渠道布局、消费趋势、品牌建设三大维度,揭秘了快消品牌在当下市场的增长秘诀。
渠道布局
游仁宏指出,中国零售市场整体向上,但渠道分化明显。
线上渠道增长4.6%,线下渠道则呈现“业态分化”特征。大卖场、小超市经营承压,会员店(如山姆)和便利店相对表现较好。
其中,顶新旗下便利店实现6.6% 的整体增长,但行业普遍面临“单店营收衰退”问题——全国便利店依赖门店数量增长拉动整体业绩,单店来客数年均衰退10%,线下来客数下滑更为显著。
在此背景下,即时零售成为破局关键。游仁宏强调,年轻消费者已形成“为一瓶可乐点外卖”的消费习惯,即时零售的便捷性精准匹配了这一需求。
数据显示,即时零售日单量今年7月已突破1.5 亿单,市场规模从去年的7800亿增长至今年的1万亿,成为“流量金矿”。
顶新的实践印证了即时零售的潜力:其便利店外卖业务占比从两年前的2%提升至今年的12%,实现倍数级增长。该业务不仅覆盖500米商圈内的社区客群,更触达了80%居住在500米外的非传统客群,有效弥补了线下来客数下滑的缺口。
此外,24小时经营模式让便利店在超市闭店后,抢占了早餐、中餐等关键时段的消费需求,80%以上的客群为青少年及年轻消费者。
消费趋势
围绕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游仁宏分享了三大核心趋势:
一是追求“身心平衡”的健康消费。后疫情时代,年轻消费者更关注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身心平衡”成为核心需求。带有“老祖宗智慧”的健康产品走俏,如单价20余元的人参饮料、红豆水等,在顶新便利店中销量可观。同时,年轻人对“健康”的追求更趋理性,不再局限于减肥,而是关注整体健康状态,偏好“真实人设”,摒弃“高大上的正能量”。
二是场景化的“便捷消费”。年轻消费者普遍“不做菜”,拒绝复杂的烹饪流程,催生了场景化的便捷消费需求。例如,顶新将传统冷冻玉米升级为24小时现做的热熟玉米,单价从1-2元提升至6元,仍受消费者青睐;茶叶销售则聚焦“消费场景”,而非产品本身,精准匹配不同时段的饮用需求。
三是细分领域的“情感消费”。宠物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一线城市“养宠不养孩”现象明显。顶新便利店根据消费者决策路径,重点布局猫条、猫玩具等即时性宠物用品,而猫粮等大额需求则交由麦德龙等电商渠道,实现精准分工。此外,“地域化消费”兴起,顶新与饿了么合作推出南通等城市专属啤酒,曾创下“单日售空库存”的成绩。
品牌建设
面对电商平台的流量竞争,游仁宏强调“品牌是长期护城河”。
他提出,品牌建设分为三个层级:三流品牌做商品,二流品牌做故事,一流品牌做价值观。
顶新便利店的品牌价值观,聚焦于服务一线城市的“新职场人”(自称“牛马”)。其以“24小时不打烊”的陪伴,打造“城市明灯”的形象——让忙碌一天的年轻人下班回家时,能买到热乎的玉米、需要的商品,获得身体与心灵的慰藉。这一价值观不仅提升了品牌认同感,更带来了实际效益:顶新在品牌上每投入1元,可带动3倍的业绩增长,会员占比已超过 50%。
游仁宏表示,未来品牌需实现“品牌与电商的合一”,既要抓住即时零售等流量红利,更要深耕价值观,通过精准匹配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实现长期增长。
THE END
本文根据“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内容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贸协秘书处。
作者丨李 晓
编辑丨李 晓
审核丨郑继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