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虞坚受邀出席,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围绕行业从“量增”到“质升”的转型、市场内卷下的破局路径、消费者需求变化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度解读。
风口红利 扎根生长
虞坚提出,10年前“风口上的猪都能飞”的时代已过去,如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成为企业与品牌的核心心态。
数据对比显示,当前人口增长率、快消品整体增长率及平均价值与10年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行业正式进入从“量”到“质”的新发展阶段。
尽管市场内卷加剧,消费者注意力持续稀缺(2019年人均APP停留时长8分钟,如今不足3分钟),但乐观信号同样明显:消费者购买频次同比提升4.3%,虽单次购买量微降0.1%,却意味着“大量存货”的消费模式逐渐减少,理性消费与高频消费成为新特征。
从10年周期看,生活用品市场的增量印证了行业潜力——纸品市场 71% 的增量来自厨房纸、湿厕纸、洗脸巾等新兴品类,未来细分领域的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市场分化 消费分层
今年上半年,快消品市场整体增长2%,但品类分化严重。数据显示,仅约20%的品类实现消费量、消费金额、购买频次的同步提升,这要求企业必须深入洞察具体品类趋势。
场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从消费时段看,三餐以外的消费已占54%,早餐到午餐之间的时段,饼干、膨化食品、坚果等成为“减压神器”;从饮品场景看,中国牛奶消费与西方差异显著,47% 用于早餐,11%用于晚餐后,远超全球4%的平均水平。这些差异化场景,为品类创新提供了明确方向。
消费者分层加剧,不同年龄段人群呈现出独特的消费特征,构成行业“跨代机遇”。
45岁+人群被视为“人生第二个春天”,消费需求多元且具备一定消费能力。银发人群活力十足,72%的银发家庭每周运动时间超1小时,“新老人”群体对细分品类及数字化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80、90后群体育儿观念从“牺牲式”转向“便利式”,愿意为孩子购买高端产品;无孩家庭则青睐宠物消费,宠物粮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体验升级 情感连接
消费者对“急需的产品体验”需求迫切,这成为零售企业的关键发力点。产品创新呈现两大趋势:一是“精准解决问题”,如将“靶向”概念应用于牙膏研发,推出毛尖茉莉等中式风味啤酒;二是“省心省力设计”,悬挂式洗脸巾等便捷包装逐渐走进家庭。
情感连接与品牌价值观愈发影响消费决策。案例显示,江苏省因“苏超”赛事带动啤酒销售额增长17%,而在啤酒行业连续5年萎缩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尤为亮眼;霸王茶姬“无声门店”通过关怀传递品牌温度,获得消费者认可;反之,部分曾红极一时的品牌因价值观相关争议,在今年双十一表现不佳。
聚焦碎片化需求,以消费为中心,通过产品、媒体、渠道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挖掘新兴使用场景,把握快速增长的消费机会;重视跨代机遇,打破年龄标签,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服务;打造极致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高要求,用简单方式沟通;构建情感叙事,与核心消费者建立共情共赢,塑造品牌心智;未来5-10年,唯有扎根消费需求、持续创新的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长久立足。
THE END
本文根据“2025中国合作贸易大会”内容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贸协秘书处。
作者丨李 晓
编辑丨李 晓
审核丨郑继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