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转型者,从土壤修复到智慧农业的实践者,李曙光先生带领北京龙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简称龙耕农业)以“守护土地,健康中国人”为使命,在生态农业与科技创新中寻找平衡,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农业,回馈乡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创立龙耕农业的初衷是什么?
李曙光:我虽在城市长大,但从未离开过农业。从农资生产、基地种植到果蔬流通,多年深耕让我始终怀揣一个信念:让农业提质,帮农户增收。这份贯穿我职业生涯的期待,正是龙耕农业情怀的起点与归宿。
龙耕农业创立的初衷是让科技赋能产业,通过泥炭有机源种植体系的应用,既挖掘出优质果蔬本该拥有的风味与价值,也为产销之间架起一座高效的桥梁。最终,我是希望家乡乃至中国更多地方的农业能向好发展,让与我们并肩前行的种植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
记者:“龙耕”这个名字有什么内涵?
李曙光:“龙耕”寄托着我们的产业理想与精神追求。“龙”象征一种凝聚合力、奋发有为的担当,寓意我们愿以奋斗之姿与自然和谐共生;“耕”则意味着回归土地、脚踏实地,既要扎扎实实深耕农业产业链,也旨在传承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底蕴。
因此,龙耕的愿景非常明确:以“龙”的精神,推动农业迈向高质量、高价值发展;以“耕”的务实,守护乡土、助力振兴,最终让农民受益、让乡村焕新——这既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龙耕农业主打“生态农业”,有哪些技术或模式上的创新?
李曙光:我们的不同,源于“根”本的不同。寻常作物生长在化学肥料催熟的土壤里,而我们的果蔬,汲取的是源自北欧远古沼泽的泥炭精华。您可以把它视为“原生辅食”,这是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能量补给。。这让我们彻底告别了化学合成肥料,从源头保证了绝对的纯净。
最终的不同,体现在“味”和“效”上。因为不用化学农药,我们依靠的是“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体系,这就像为果蔬建立了一座天然的“御花园”。因为没有催熟剂,它得以顺天时而育,尽地利而长,积累了更丰富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所以您吃到的不仅是安全,更是那种久违的、浓郁本真的果蔬清香和脆甜口感。这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回归”——回归食物本该有的样子。
记者:龙耕农业有哪些系列产品?
李曙光:我们主打“维普凌WEPOWLED”泥炭果蔬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维普凌泥炭天然有机源种植体系”,这是一种以泥炭有机源投入品为核心而构建的独特的种植体系,以有机投入替代化学肥料,结合生物防治技术,实现“零残留”种植,我们致力于回归本源的味觉复兴,旨在为百姓的每一餐,注入源自大地的元气与滋养。
目前,我们的“维普凌黄瓜”已经打入中高端市场并获得广泛好评。如果说普通黄瓜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那维普凌黄瓜则是大自然与科技共同雕琢的“艺术品”,它不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健康营养方案。
如果只是为了口腹之欲,那或许还谈不上“高端”。除了安全和好吃,维普凌黄瓜的健康价值,是看得见的“好吃”背后,那些看不见的“营养精准积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高丙醇二酸”。通俗地讲,它是一种天然的“糖类拦截器”,能有效抑制人体将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这对于注重身材管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它让美味的享受变得没有负担。
同时,更高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意味着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更丰富的营养密度,我们吃的每一口,都是在为身体进行一次纯粹的、高效的营养补充。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寓养于食,食臻则康”。
记者:龙耕农业如何为合作伙伴服务?
李曙光:我们为商超等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保障,确保合作安心无忧。
首先,我们建立了全程透明的数字化溯源体系。每一份产品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清晰查看从种植、采收、加工、物流配送到销售的全流程关键信息,并能调阅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零检出”权威检测报告。这不仅是我们对“零化学农药”承诺的坚实印证,更是为合作伙伴提供的可验证、可信任的数字化品质背书,共同为终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食用安全保驾护航。
其次,我们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依托规模化与标准化的种植管理,确保产品品质的高度一致性。在供应链端,我们于产地就近建立初加工中心,对果蔬进行预冷、分选与包装,最大限度保障产品从田间到货架的新鲜度。同时,我们引入先进检测设备,对每批次果蔬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批批检测,确保只有完全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为合作伙伴的采购严格把关。
在渠道合作方面,我们的布局非常灵活,简单说就是“基地直供多”,核心思路是打造一个高效、多元的供应网络。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与线下大型商超的直接合作,也完成了线上“即时下单、基地直发”的电商布局,并且正在探索“基地直供社区”的新模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合作伙伴,我们都有能力为他们量身打造最适合的供应链方案,让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开拓市场,不用担心“后院”的供应问题。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透明的信任机制和稳定的供应保障,成为合作伙伴最可靠的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者,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记者:龙耕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李曙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认知的变化,现在的消费者不再将就,拒绝以“健康和味觉”为代价,而是追求“安全、美味与营养”三者兼得,这对于中国的生态农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龙耕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真正做到“零化学农药”,并且通过科技与自然的结合,让产品回归食物本该有的样子。信任不能只靠承诺,而要靠透明的证据和可感知的体验。在维普凌,“零化学农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条不容逾越的红线。
我们邀请任何一位消费者,亲眼去看我们温室里飞舞的熊蜂(用于授粉)、瓢虫(用于防治蚜虫),这些小小“员工”是我们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它们是化学农药绝对无法共存的“活证”。同时,我们的每一份产品都拥有一份“身份证”,以便消费者可以随时通过二维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查看“零检出”检测报告。我们相信,真正的健康,是经得起无限追溯的。
当然,最直接的信服方式来自您的味蕾。我常说,您不需要是专家,只需闭上眼睛咬一口。那种在口中迸发的、充满生命力的脆响和清甜,那种瞬间将您拉回童年记忆中的纯粹味道,就是最好的证明。安全,是底线;而美味,才是它不言自明的语言。
记者:龙耕农业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李曙光:龙耕农业下一步将围绕“科技驱动、品质升级与市场深耕”三大核心,推动企业迈向新阶段。
在现有泥炭黄瓜的基础上,我们将持续研发并推出泥炭草莓、泥炭葡萄、泥炭番茄等高附加值果蔬产品,完善“泥炭天然有机源果蔬”系列产品;同时,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现有的智能水肥系统、农业物联网及生长环境监测技术,构建全程智能化的种植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与稳定性。
在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方面,我们将坚持聚焦京津冀核心商圈及高端商超的路线,加快开拓中高端生鲜市场,通过设立品牌专柜、与精品超市建立战略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市场占有率,让更多追求健康生活的家庭体验到龙耕的产品。
在产业链拓展方面,我们正在规划建设集“种植示范、科技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向消费者直观展示泥炭有机种植的科技内涵与自然理念。
记者:创业至今您的感悟是什么?
李曙光:我有三点深刻体会:
首先,产品力是根基。我们曾依靠“死磕品质”走出困境,也由此让我坚信:只有极致的产品,才能撑起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
其次,坚守与变通缺一不可。农业创业道阻且长,既需要咬牙坚持的韧性,也须具备因势而动的智慧。存敬畏之心,行务实之事,企业才能走得远、走得好。
最后,责任远比盈利更重要。龙耕越向前走,我越意识到企业不仅是商业实体,更是一份对农户、对土地、对未来的承诺。看到乡亲们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这份价值感,远胜于一切。
记者: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李曙光:我一直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座右铭。
农业创业之初,我们力量微弱,犹如星火。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守住“帮农业提质、让农户增收”的初心,扎实做好泥炭种植体系,稳步打通产销环节,这点点星火终将汇聚,形成推动行业进步、带动区域发展的燎原之势。
这句话也始终提醒我: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路远而不至。坚持做正确的事、做有价值的事,再小的光,也能照亮前路。
人物画像
李曙光,男,1971年7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北京龙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企业简介
龙耕农业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是一家以打造高端果蔬为目标,坚守“安全又好吃”原则,秉持“泥炭为基,有机为魂”理念,建立维普凌泥炭有机源果蔬市场,已实现“种植-销售”全链路闭环,覆盖线下商超、线上电商及社区团购等渠道,专注泥炭天然有机源果蔬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THE END
本文为“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贸协秘书处。
作者丨张鹏
编辑丨张鹏
审核丨李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