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观点丨张建港:县域市场的经营之道
最新动态
观点丨张建港:县域市场的经营之道
2025-09-09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存量经济时代,一、二线城市高增长周期已经结束,而广阔的县域市场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的新蓝海。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信誉楼)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深耕县域市场,并逐步构建起品牌稳固的核心壁垒。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信誉楼营收136.5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增幅62.87%,连续第六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实体零售行业中少见的逆势增长企业。

信誉楼总裁 张建港


深耕县域市场


信誉楼于1984年从河北沧州黄骅起家,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3家门店和近4万名员工的综合型服务平台。


多年来,信誉楼不断结合县域消费市场高频、高复购等核心特点,坚持员工收入不与销售挂钩,杜绝强推强卖的经营理念;同时,将利他思维贯穿企业日常运营当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从根本上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


在此基础上,信誉楼还通过优化供应链,让县域消费者享受与一、二线城市同等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例如,吸引星巴克、斐乐等知名品牌纷纷入驻,促使县域市场真正成为品质消费的主战场。


近些年,信誉楼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将战略重点聚焦县域市场。2024年,该集团旗下5家门店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7家。这一成绩的取得,也充分验证了县域市场的消费能力。


信誉楼不仅提供商品,更注重满足顾客情感需求。该集团坚持通过“切实为他人着想”的服务理念,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重塑供应链体系


信誉楼自成立以来,就秉持“买地自建”的经营思想。面对近些年市场的不确定性,部分门店投资动辄数亿元,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信誉楼所属门店在经营过程中基本是各自对接供应商,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导致企业在与上游议价时丧失了话语权,无法有效发挥集团连锁优势。


针对重资产运营和“连而不锁”的困境,以及单店柜组各自为政的供应链体系。2020年,信誉楼着手推动战略转型,并实行“轻重并举”的模式,先后成立了11个商品事业部,形成“纵横交互式”管理架构,最终实现集采集控,提升了运营效率。


目前,信誉楼直采比例达64%,在黄骅、晋州建立两大区域物流中心,总面积超11万平方米,年配送1700万箱商品和10万吨生鲜冷冻品。与此同时,信誉楼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了品控体系,自有品牌占比达8.6%,这一举措成为业绩提升的关键。


深化自营模式


多年来,信誉楼始终坚持深化自营模式改革。早在2003年,信誉楼就已经大力推进自有品牌建设,通过OEM模式与品牌厂家、种植养殖基地展开深度合作,实现商品定制化。


截至目前,信誉楼已经开发了17类自有品牌,覆盖多个领域。


此外,自营模式也有效激活了产业链活力。据统计,信誉楼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供应商已达40余家,其中百余款品牌将信誉楼列为首发渠道。


自营模式的深度介入,赋予了信誉楼对上下游产业链的综合管理能力。上游端,则通过规模化采购与长期合作协议,带动合作工厂从“低端代工”向“精品制造”转型;下游端,将消费者需求数据实时反馈至供应链前端,指导供应商精准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面对零售行业变革,信誉楼通过自营模式重构高效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未来,信誉楼将继续发扬“视客为友”的企业文化,深耕县域市场,做顾客美好生活的同行者。


THE END

来源丨搜狐网

编辑丨郑继新

审核丨葛   欣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