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武汉二七纪念馆是为纪念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震惊中外的政治大罢工这一历史事件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1956年铁道部、湖北省及武汉市决定在烈士英勇斗争最为惨烈的江岸修建武汉二七纪念馆,1958年,二七烈士纪念碑建成,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二七烈士纪念碑”碑名,1960年2月,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烈士林祥谦在这里成长
林祥谦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影响深远。其领导人之一、江岸分工会委员长林祥谦在罢工中起到重要的组织、筹备和领导作用,林祥谦(1892-1923)也是有史可考第一位壮烈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数以万计的铁路工人中,林祥谦能够成长为铁路工人的领袖,党的引领至关重要。
深陷黑暗,渴求光明
1892年,林祥谦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尚干镇的一户农民家庭。林祥谦自幼生活贫苦,14岁便进入福建船政局当钳工学徒,虽然年纪小,但也要和大人一样抬重达几百斤的机器配件。一次,林祥谦和几个学徒工,一口气连续抬了十几块大钢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刚坐下休息,就被工头狠狠用皮鞭抽打。林祥谦为人正直刚强,钳工技术早已达到技工水平却迟迟没有转正,还时常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青年时期的林祥谦远走汉口,来到了江岸机厂,成为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一员。在这里,林祥谦遭遇了更为惨重的剥削与压迫。当时的江岸机厂是法国人于1901年开办的,由法国人任厂长。工人居住环境相当恶劣,拥挤不堪。此外,工人们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一旦丧失劳动力就被踢出工厂,厂方还利用各种名目对工人进行敲诈勒索。在京汉路,工人入厂做工,前3 个月的工资,一般都要被总管、工头强行扣下,叫作“压资制度”,工人工资不满 1元的零头也经常被工头扣下作为自己的烟茶费用。工资被克扣、拖欠,压低工价等事更是时常发生,工人们的遭遇十分悲惨。困境里,林祥谦没有放弃,而是对光明产生了热切的期盼和执着的向往,他苦苦思索着争取工人自由解放的新途径。
曙光出现,快速成长
1921年,武汉是当时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武汉的工人运动。中共武汉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负责人陈潭秋等人为开展工运工作,经常深入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觉悟,鼓励工人起来斗争。
在与工人接触的过程中,武汉地区党组织发现了富有反抗精神并且深得江岸铁路工人信任的林祥谦,于是对林祥谦进行了培养。1921年12月,林祥谦来到了武昌黄土坡16号,也就是当时中共武汉区秘密机关所在地,与区委负责人陈潭秋进行了热切交谈。正是这次谈话,使得林祥谦正式接受党的教育。
在中共武汉区机关,陈潭秋等人向林祥谦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介绍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任务和方针、全国工人运动的形势以及长辛店工人组织俱乐部开展斗争的情况。这些理论、方针政策以及工人运动的实践,提升了林祥谦的觉悟,拓宽了林祥谦的视野,给苦寻工人解放途径的林祥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林祥谦烈士生前使用的煤油灯,国家三级文物。
这次见面之后,林祥谦与中共武汉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的接触日益频繁,同时,还通过广泛阅读《共产党宣言》《工人周刊》等书籍和报刊,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并在工人中介绍马克思主义。
1922 年夏天,林祥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时,全国党员总数为195人,其中包括一些产业工人,林祥谦是其中之一。在中共武汉地区党组织的培养下,林祥谦逐步成长为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
掌握真理,步入实践
在党组织的启发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林祥谦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领悟到要想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首先要加强工人之间的团结。于是,消除江岸铁路工人之间的帮口隔阂就成为组织铁路工人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时江岸铁路工厂的工人结成了各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和狭隘地方观念的“帮口”。地域帮口组织的存在,不但滋长工人间的械斗,扰乱社会秩序,而且成为工人运动的一大障碍。因为有了地方色彩的工帮,工会就很难发展,即使工会能成立,为了调和排解各帮间的隔阂及防止可能的冲突,要消磨不少的精力,这间接限制了工会的进步。因此,破除掉江岸铁路工厂中的“帮口”隔阂迫在眉睫。
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林祥谦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最终破除了“帮口”壁垒。一是破除思想壁垒。林祥谦在工人中广泛宣传“天下工人是一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革命真理,以提升工人们的觉悟,使工人们意识到面对压迫者与剥削者,所有工人都是一家人。二是破除行动壁垒。林祥谦注重对革命理论的实践,用实际行动来消除矛盾与隔阂。他更加广泛地去接触工人,了解工人困苦,积极帮忙解决难题,尤其注意对湖北籍等非同乡工友的关怀与援助。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不同地区工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互帮互助。工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隔阂日渐消除。这一实践也为建立工人俱乐部、谋取工人政治、经济地位改善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923年的江岸火车站。
中共武汉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派项英来到江岸,协助建立工人俱乐部。工人俱乐部的筹备工作多次在林祥谦家进行,林祥谦的妻子陈桂贞以缝补衣服为他们做掩护。在筹备过程中,林祥谦也进一步学习到先进的思想理论,掌握了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1922年1月22日,在江岸的刘家庙老君殿召开了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大会推选杨德甫任委员长,林祥谦任副委员长,项英为秘书,聘请施洋为法律顾问。工人俱乐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林祥谦被选为干事。他清正廉洁,将工会的经费妥善保管,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想方设法节约开支,并定期向工人们报告收支情况。同年10月,江岸工人俱乐部改名为江岸京汉铁路工会。林祥谦由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全心全意为广大工人谋利益,赢得了工人的广泛认可,不久当选江岸分工会的委员长。
坚定信念,不屈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铁道工会的组建受到高度重视。192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局就在通告中指出:“关于劳动运动,议决以全力组织全国铁道工会,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唐山、南京、天津、郑州、杭州、长辛店诸同志,都要尽力于此计划。”在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努力壮大自己的力量,积极筹建全路统一的工会组织。
从1922年4月到1923年1月,中共及京汉路总工会筹备会先后在长辛店刘铁铺、郑州花地岗、玉庆里举行三次筹备会议,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得知这一消息的京汉铁路局局长赵继贤密电吴佩孚,请吴干涉此事。吴佩孚接电后即电令郑州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鄂,要求他对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预为防范,设法制止”。1923年2月1日下午,反动军警占领了总工会的会所,对会议相关的文件、匾额等进行了破坏。在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总工会坚持斗争,并且于当晚召开秘密会议,一致决定在2月4日实行京汉铁路总同盟罢工,并将总工会转移至汉口江岸。此时,林祥谦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更重了。
林祥谦烈士下达罢工命令使用的怀表,国家一级文物。
在党的指导与部署下,林祥谦积极进行了各项筹备工作,江岸铁路工人组织了宣传队、工人调查队、扩大了工人纠察团的规模,为总同盟罢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月4日上午,林祥谦下达了罢工命令,锅炉工黄振兴拉响了罢工汽笛,工人们一致行动,熄灯灭火,关闸刹车,拆埋机器零件,中断通信,工人们结成队伍,浩浩荡荡涌向街头,并按照之前的准备工作,宣传队员张贴标语进行宣传,纠察队员戴上袖章维持罢工秩序。“为争自由而战!”“打倒军阀!”的口号震天动地,气壮山河。不到3个小时,京汉铁路全线两万多工人实现了全线总同盟大罢工。这次大罢工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力量,在政治、经济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1923年2月7日,反动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向工人们举起了屠刀。京汉铁路总工会所在地的江岸斗争尤为激烈。担任江岸分工会委员长的林祥谦不幸被敌人逮捕,被捆绑在江岸火车站的电线杆上。
面对刽子手的威逼,林祥谦誓不下达复工令,用生命来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工人的利益。这天晚上,寒风呼啸,雪花飘零。敌参谋长张厚生提着马灯走到林祥谦面前说:“林会长,受委屈了,你现在唯一的出路是下复工令,否则性命难保!”林祥谦不予理睬,张厚生恼羞成怒地喊道:“你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林祥谦斩钉截铁地说:“不下!”张厚生命刽子手砍了一刀,嚎叫着又问:“你到底下不下复工命令?”此时,林祥谦鲜血淋漓,他挺起胸膛,大声道:“上工是要总工会下令的,但今天既是这样,我们是头可断而工不可上的!”凶残的军阀张厚生令刽子手再砍一刀,林祥谦立刻晕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依然拒不下达复工命令。林祥谦的英勇无畏令张厚生胆战心惊,被吓破胆的敌人命令刽子手向林祥谦连砍数刀。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林祥谦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1岁。
林祥谦烈士就义处。
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林祥谦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这场足以轰动世界的工人运动中,他不畏强权、不畏牺牲,满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利刃在颈,亦无所惧,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展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坚守和担当,展现出了工人领袖的铮铮铁骨,也为中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武汉二七纪念馆 张 旭)
THE END
来源丨工人日报
编辑丨张鹏
审核丨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