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许少川:麦德龙的破局之路
最新动态
许少川:麦德龙的破局之路
2025-06-2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中国零售业深刻变革的当下,供应链和会员店赛道正经历着从模式探索到价值重构的关键转型。


6月12日,麦德龙董事长兼联席CEO许少川受邀出席2025中国零售论坛,并阐述了会员制零售企业如何实现突破与创新

以下为许少川先生演讲全文(经中国贸协整理):


麦德龙董事长兼CEO 许少川


当前中国会员店市场呈现“双向分化”的特征:头部品牌持续扩张,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部分区域会员店尝试入局但却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我认为,会员店难做的核心在于三大矛盾,首先是高客单价与大众消费需求的冲突,其次是差异化商品供给与供应链能力的差距,最后是服务融合与价值创造滞后的落差。


发展与定位


1996年,麦德龙就进入中国并在上海开了首家会员制商店;1996-2008年期间,麦德龙坚持B2B经营模式;2008-2012年开始尝试B2C方向的探索;直至今日,又转型向BC端融合。



麦德龙服务会员的战略则采用“金字塔模型”,具体表现为:


1、塔尖使命驱动食材安全可追溯、商品性价比领先、服务体验专业化;


2、塔身能力构建聚焦食品安全体系(HACCP 认证、FSSC22000 认证麦咨达全程可追溯)、全球供应链(48个进口国家/地区、4000+进口 SKU)、数字化运营(线上线下一体化)三大基础能力;


3、塔基突破路径以烘焙与 3R 食品、前置仓线上业务、物流日日配、门店提效、区域新店模式为五大战略突破口。



对于商品方面,麦德龙有五大商品策略。一是天天低价,通过“品质锚定+供应链控本”实现价值交付;二是将原有1.5万+SKU精简至5000-6000个,核心逻辑是“小分类全覆盖 + 同质化淘汰”,以及个别门店新增“地方特色食材”“健身餐食材”等分类品类;三是差异化自有品牌+进口+定制的黄金三角组成;四是大单品策略:从“全品覆盖”到“爆品突破”;五是B、C复用:双端需求的供应链协同。


品质与安全


不仅如此,麦德龙还构建了行业领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双重认证加持:全国100家门店全部通过HACCP认证(宇航员食材标准)和FSSC22000认证(全球通用高标准)。该举措,是国内少数实现全门店认证的连锁零售企业。


与此同时,麦咨达追溯系统可覆盖1600+SKU,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


全链路品控:从供应商审核每年现场审核超2000家入仓检测每批次必检,在架巡检每日两次售后反馈24小时响应,形成闭环管理。


供应链革新:从“中央大仓”到“全国分仓+日日配”。三级仓配体系:2个中央配送中心(上海、北京)、19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生鲜加工中心,覆盖全国64个城市。


时效突破:原中央大仓配送至哈尔滨需3-5 天,现通过分仓布局实现“8 小时全国覆盖”,B 端客户订单满足率达98%,C端线上订单履约时效提升至2小时达。


2024年4月底开业的温州麦德龙新店,是麦德龙“五大策略+五大突破”的集中实践。



该门店,SKU优化方面从常规1.1万SKU精简至5230个,减少50%,但分类覆盖从400+增至632个,实现“少而精”的目标。


自有品牌+进口+定制商品占比达6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开业30天内,C端日销稳定在240万元,日均交易超1万次,客单价200+元。


温州新店将烘焙与3R(即烹、即热、即食)食品作为核心引流品类,引入现烤面包生产线,月销售额达950万元,其中面包单品日销突破50万元,创行业记录。


破局与创新


麦德龙坚持品质零售,将食材品质作为会员价值的核心载体,计划2025年将自有品牌和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45%。


深化与比优特等优质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合作,推广“日日配” 模式,计划2025年实现全国50%门店的生鲜日配,库存周转率提升至15次/年。


坚持即时零售,加速前置仓布局,实现“一店一城”覆盖,线上业务占比从目前的25%提升至40%,履约时效压缩至1小时内。


始终以会员为中心,不断升级服务体系,推出“会员专属顾问” 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食材解决方案;个人会员推出 “品质生活管家” 服务,如烘焙课程、食材搭配建议等。


从竞争到协同的零售新生态,对比部分行业“价格战到失序”的竞争,我们更应注重合作分享。如麦德龙与比优特的供应链合作、与胖东来的商品交流。



目前,麦德龙已经开放了全国供应链体系,在此也期待能够与众多零售企业、品牌厂家进行合作。2024年以来,麦德龙已经和100+区域品牌达成了定制开发项目。


会员店破局没有捷径,唯有回归零售本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会员提供独特体验,才能走的更长远,这也正是麦德龙始终坚守的根本。


THE END

本文根据“2025中国零售论坛”内容整理,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贸协秘书处。

作者丨张   鹏

编辑丨郑继新

审核丨郑继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